{{ item.name }}
防非攻略第二期:非法集资骗局的常用话术
发布时间:2024年06月12日

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,非法集资骗局的形式也层出不穷,这些骗局往往利用精心设计的话术,以虚假承诺和花言巧语欺骗投资者,导致他们蒙受巨大的财务损失。在这里我们总结了一些非法集资骗局常用的话术,帮助大家识破陷阱,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。

类型一:施恩施惠“免费”二字。

比如:“签到即可免费领取米面粮油”,“考察项目,免费旅游”,“每天免费送5个鸡蛋,一直来一直给”,“免费保健品,听课签到就给”,如此等等。

犯罪分子在布局前期都会表现得热情周到,尤其对老年人更是关怀备至,一波免费礼品、免费服务、免费旅游的攻势施展之后,他们就成功地获得了关注,也获取了信任。当然,如果别人给了我们什么好处,我们势必会产生一种亏欠感,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“回报”别人的倾向。这就是骗子最想以“免费”达到的效果。

类型二:“高大上”气势压人型

这一类型的话术里,主打“高大上”,全是全球最先进的技术,最超前的模式,最闪耀的明星项目。典型的话术比如:“紧跟技术创新”,“我们一起踩在时代的浪尖上”,“高新技术项目,限量发售、售完即止”,“革命性创新,从此跨入新时代”,如此等等。

犯罪分子把金融和技术领域的新词汇,例如“新技术”、“新革命”、“区块链”、“虚拟货币”通通包装成自己的项目,先用“高大上”来唬住大家,同时制造紧迫感,让人产生“机不可失”的错觉,好像不参与投资,错过这个风口就是吃亏了。

类型三:塑造“权威”型

这一类的话术里,主要靠抬出各种证书、获奖、名人合作等等来背书自己项目的可靠性。典型的话术比如:“我们公司的理财产品绝对可靠,您看看这些证书”,“这是XXX跟我们的合影,这能差吗?”,“看这个认证,真正的国家认证”,“这个技术专利,全国只有我们公司一家”。

犯罪分子最爱做的事就是展示伪造的技术认证、获奖证书、名人合影等资料,因为在权威面前,人们会习惯性顺从,只要展示出这些权威性的认证和名人,人们有时容易不加思索得出项目可靠的结论。同时再配合以大场面、高规格的活动,以这些看似权威的表象,掩盖项目本身的虚假,使人们做出错误判断。

类型四:勾起从众心理型

这一类型的话术,常常是骗子的同伙作为虚假项目的托儿来向投资人施展的,为的就是制造一种项目在火热进行中、在不断赚钱中的假象,而且看起来投资人非常多,因而使人产生从众心理。常见的话术比如:“我早就投了,都拿了好几个月利息了”,“我们同事都买了,我还推荐给我好几个朋友了”,“再不下手可能就错过了,现在投资的人太多了”,如此等等。

当人们没有足够信息进行理智判断的时候,通常认为别人的判断是合理的,这就是从众心理的表现。参照别人的行为来决定采取什么行动,尤其是当人们认为那些人与自己相似的时候,就会断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。所以在身边人的强烈推荐之下,甚至是一些自己的朋友的推荐之下,很容易产生信任感,投资的意愿也会更加强烈,从而落入骗子设下的陷阱。

 

 

来源:深证投资者服务中心


CONTACTUS & 联系我们
登记托管:0971-8272057
培育孵化:0971-8142833
基金业务:0971-8170312
中证青海调解工作站:0971-5504853
官方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© 青海股权交易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3000451号-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271号